首页词典枉桡
wǎngnáo

枉桡

  • 拼音wǎng náo
  • 注音ㄨㄤˇ ㄋㄠˊ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枉桡[ wǎng ráo ]

    ⒈  亦作“枉挠”。

    ⒉  违法曲断,偏私不公,使有理不申。

    ⒊  曲弱;弯曲。

    ⒋  指曲弱之木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亦作“枉挠”。

    ⒉  违法曲断,偏私下公,使有理不申。

    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秋之月﹞斩杀必当,毋或枉橈。”
    孔颖达 疏:“枉谓违法曲断,橈谓有理不申,应重乃轻,应轻更重。”
    宋 王禹偁 《送牛冕序》:“君尝倅二郡,牧一州,所在称理,有 龚 黄 之政焉。又尝佐秋官,详庶狱,事无枉挠,有 于张 之风焉。”
    章炳麟 《代议然否论》:“司法枉橈,其长得治之。长不治,民得请於学官,集法学者共治之,所以牵独断也。”

    ⒊  曲弱;弯曲。

    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琴或拨剌枉橈。”
    高诱 注:“枉橈,曲弱。”

    ⒋  指曲弱之木。

    《文子·自然》:“故海不让水潦,以成其大;山林不让枉橈,以成其崇。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枉桡[ wǎng náo ]

    ⒈  违法曲断,使有理不得申。

    《礼记·月令》:「斩杀必当,毋或枉桡。」

    ⒉  弯曲。

    《淮南子·修务》:「琴或拨剌枉桡,阔解漏越,而称以楚庄之琴。」
    汉·高诱·注:「枉桡,曲弱。」
    清·曾国藩〈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〉:「甫历三载,楹栋枉桡,墙宇㩻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