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隐语
yǐn

隐语

  • 拼音yǐn yǔ
  • 注音一ㄣˇ ㄩˇ

  • 近义切口,暗语,瘦语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隐语[ yǐn yǔ ]

    ⒈  不把要说的意思明说出来,而借用别的词句来表示;一种隐晦的语言。

    修曰:“此隐语耳。”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  enigmatic language; code word;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秘密谈话。

   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樗里疾,秦 之将也,恐 犀首 之代之将也,凿穴於王之所常隐语者。”

    ⒉  指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。类似今之谜语。古亦称“廋辞”。

    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舍人不服,因曰:‘臣愿復问 朔 隐语,不知,亦当榜。’”
   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:“隐语之用,被于纪传。”
    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操 读八字云:‘黄绢幼妇,外孙虀臼。’ 操 问 琰 曰:‘汝解此意否?’ 琰 曰:‘虽先人遗笔,妾实不解其意。’…… 修 曰:‘此隐语耳。’”
    明 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·大明》:“先是 元帝 召一术士问以国事。对曰:‘国家千秋万岁,垂祚无疆,除是日月并行,数始尽耳。’比我 明 兵至而元亡。盖‘日月并行’乃‘明’字隐语也。”
   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谜》:“谜即古人之隐语…… 刘歆 《七略》有《隐书》十八篇,则并有辑为书者,然皆不传,惟‘卯金刀’、‘千里草’之类,出於风謡者,略存一二。至 东汉 末乃盛行,谓之‘离合体’,如 蔡中郎 书 曹娥 碑阴‘黄绢幼妇,外孙虀臼’, 杨修 解之,谓‘絶妙好辞’四字也。”

    ⒊  犹黑话。

   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惺惺二十一》:“博徒隐语,以骰子为惺惺二十一。”
    清 采蘅子 《虫鸣漫录》卷二:“士令其将贼中隐语备述而笔记之。”
    清 黄钧宰 《金壶浪墨·教匪遗孽》:“宿州 张义法 者,从 永城 魏中沅 学弹花织布两歌,皆邪教中之隐语。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隐语[ yǐn yǔ ]

    ⒈  隐射的言词。本义须经猜想推测才能得知。犹今之谜语。

    《汉书·卷六五·东方朔传》:「舍人不服,因曰:『臣愿复问朔隐语,不知,亦当榜。』」
    《三国演义·第七一回》:「修曰:『此隐语耳。「黄绢」乃颜色之丝也,色傍加丝,是「绝」字。』」

    切口 暗语 瘦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