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虬龙
qiúlóng

虬龙

  • 拼音qiú lóng
  • 注音ㄑ一ㄡˊ ㄌㄨㄥˊ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虬龙[ qiú lóng ]

    ⒈  传说中的一种龙。

    ⒉  比喻盘曲的篆字。

    ⒊  比喻盘屈的树枝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传说中的一种龙。

    《楚辞·天问》:“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?”
    王逸 注:“有角曰龙,无角曰虬。言寧有无角之龙,负熊兽以游戏者乎?”
    唐 贾岛 《望山》诗:“虬龙一掬波,洗荡千万春。”
    明 王宠 《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》诗:“扬帆忽夭矫,赤水驂虬龙。”

    ⒉  比喻盘曲的篆字。

    傅尃 《周鼎》诗:“腹中奇字隐约见,刻画屈曲蟠虬龙。”

    ⒊  比喻盘屈的树枝。

    宋 苏轼 《后赤壁赋》:“予乃摄衣而上,履巉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,攀栖鶻之危巢,俯 冯夷 之幽宫,盖二客不能从焉。”
    清 姚鼐 《紫藤花下醉歌》:“虬龙两干拏空立,瓔珞万条垂地倒。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虬龙[ qiú lóng ]

    ⒈  一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。

    《楚辞·屈原·天问》:「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?」
    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:「比饰虬龙,蛟螭与对。」

    ⒉  形容盘旋曲折的道路。

    宋·苏轼〈后赤壁赋〉:「予乃摄衣而上,履巉岩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