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侯伯
hóu

侯伯

  • 拼音hóu bó
  • 注音ㄏㄡˊ ㄅㄛˊ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侯伯[ hòu bó ]

    ⒈  侯爵与伯爵。

    ⒉  泛指诸侯。

    ⒊  诸侯之长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侯爵与伯爵。

    《周礼·春官·典命》:“侯伯七命,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。子男五命。”

    ⒉  泛指诸侯。

    汉 班固 《答宾戏》:“曩者王涂芜秽, 周 失其驭,侯伯方轨,战国横騖。”
    《周礼·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》:“且夫列封疆,建侯伯,择贤能,置牧守,循名虽曰异轨,责实抑亦同归。”

    ⒊  诸侯之长。

    《书·周官》:“内有百揆四岳,外有州牧侯伯。”
    孔 传:“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。”
    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祚四岳国,命以侯伯,赐姓曰‘ 姜 ’、氏曰‘ 有吕 ’。”
    韦昭 注:“尧 以四岳佐 禹 有功,封之於 吕,命为侯伯,使长诸侯也。”
    《左传·僖公元年》:“凡侯伯,救患、分灾、讨罪,礼也。”
    汉 潘勗 《册魏公九锡文》:“又命 晋文,登为侯伯。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侯伯[ hóu bó ]

    ⒈  侯爵与伯爵。泛指诸侯。

    《周礼·春官·典命》:「侯伯七命,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。」
    《文选·班固·答宾戏》:「曩者王涂芜秽,周失其驭,侯伯方轨,战国横骛。」

    ⒉  诸侯国领袖。

    《书经·周官》:「内有百揆四岳,外有州牧侯伯。」
    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。」
    《文选·潘勗·册魏公九锡文》:「又命晋文,登为侯伯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