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不律

不律

  • 拼音bù lǜ
  • 注音ㄅㄨˋ ㄌㄩˋ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不律[ bù lǜ ]

    ⒈  不效法;不遵循。

    ⒉  不驯顺;不守法。

    ⒊  笔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不效法;不遵循。

    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劳知而不律先王,谓之奸心。”

    ⒉  不驯顺;不守法。参见“不劣方头。”

    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〇:“东坡 如此做人,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许多端人正士,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,如 秦 黄 虽是向上,也只是不律。”
    《元史·来阿八赤传》:“有两卒自伤其手以示不可用, 阿八赤 檄枢密并行省奏闻,斩之以惩不律。”
    明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张文翔》:“御史按 吴中 不律, 翼 忿忿不能平,因建白数事,指斥颇多,竟为众所倾,謫 开平 数年,以宥还。”

    ⒊  笔。

    《尔雅·释器》:“不律谓之笔。”
    郭璞 注:“蜀 人呼笔为不律也,语之变转。”
    清 吴骞 《<拜经楼诗话>自序》:“予於有韵之语,初未能研其得失,諳其良楛,又乌足以操三寸不律,而雌黄而阳秋哉?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不律[ bù lǜ ]

    ⒈  四川方言。指笔。

    ⒉  不守规范,不守法理。

    《元史·卷一二九·来阿八赤传》:「阿八赤檄枢密并行省奏闻,斩之以惩不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