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争辟
zhēng

争辟

  • 拼音zhēng pì
  • 注音ㄓㄥ ㄆ一ˋ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争辟[ zhēng pì ]

    ⒈  指刑律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指刑律。

    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火见, 郑 其火乎!火未出,而作火以铸刑器,藏争辟焉。”
    林尧叟 注:“藏争罪之法也。”
    杨伯峻 注:“言刑书将起争端,故谓刑书为争辟。”
    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郑 以三月作火铸鼎,刻刑辟书,以为民约,是为刑器争辟。”
    颜师古 注:“著刑於鼎,故称刑器。法设下争,故云争辟。”

    ⒉  竞相征召。

    唐 杨炯 《宴族人杨八宅序》:“诸侯闻之而愿交,三公礼之而争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