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百岁
bǎisuì

百岁

  • 拼音bǎi suì
  • 注音ㄅㄞˇ ㄙㄨㄟˋ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百岁[ bǎi suì ]

    ⒈  百年。指长时间。

    ⒉  终身;毕生。

    ⒊  死的讳称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百年。指长时间。

    《鹖冠子·近迭》:“兵者百岁不一用,然不可一日忘也。”
    唐 韩愈 孟郊 《遣兴联句》:“平生无百岁,歧路有四方。”
    周立波 《金戒指》:“人生百岁也是死,何处黄土不埋人?”

    ⒉  终身;毕生。

    明 叶宪祖 《丹桂钿合》第七折:“愿齐眉廝守,百岁和睦。”
   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孝女》:“保佑老父沉疴速起,百岁康强。”

    ⒊  死的讳称。

    《诗·唐风·葛生》:“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”
    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:“夫百岁之后,所子者为王,终不失势。”
    唐 白居易 《读张籍<古乐府诗>》诗:“恐君百岁后,灭没人不闻。”
    宋 苏轼 《汉高帝论》:“天下望以为君,虽不肖,而大臣心欲之,如百岁后,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?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百岁[ bǎi suì ]

    ⒈  一百年。比喻为人的一生。

    元·马致远〈夜行船·百岁光阴一梦蝶套〉:「百岁光阴一梦蝶,重回首往事堪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