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士族
shì

士族

  • 拼音shì zú
  • 注音ㄕˋ ㄗㄨˊ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士族[ shì zú ]

    ⒈  又称“世族”。东汉后期在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的大姓豪族。在政治、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。士族势力在南北朝时最盛,至唐末消亡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世族。 东汉 以后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世家大族。在政治、经济各方面都享有特权。士族制度于 南北朝 时最盛,至 唐 末渐趋消亡。

    《晋书·许迈传》:“许迈 字 叔玄,一名 映,丹阳 句容 人也。家世士族,而 迈 少恬静,不慕仕进。”
    《北史·裴让之传》:“杨愔 每称叹曰:‘ 河东 士族,京官不少,唯此家兄弟,全无乡音。’”
    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元年》:“晋王 下教置百官,於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,欲以为相。”

    ⒉  泛指读书人,士类。

   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近在 并州,有一士族,好为可笑诗赋。”
    唐 孟棨 《本事诗·情感》:“朱滔 括兵,不择士族,悉令赴军。自閲於毬场,有士子容止可观,进趋淹雅。 滔 召问之曰:‘所业者何?’曰:‘学为诗。’问:‘有妻否?’曰:‘有。’即令作寄内诗,援笔立成。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士族[ shì zú ]

    ⒈  南北朝重门阀,缙绅之家,自成一特殊阶级,以别于庶民,称为「士族」。在政治、经济各方面皆享有特权。

    《晋书·卷八〇·王羲之传》:「家世士族,而迈少恬静,不慕仕进。」
    《北史·卷三八·裴佗传》:「河东士族,京官不少,唯此家兄弟,全无乡音。」


    英语land-owning class, esp. during Wei, Jin and North-South dynasties 魏晉南北朝|魏晋南北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