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词典禅那
chán

禅那

  • 拼音chán nà
  • 注音ㄔㄢˊ ㄋㄚˋ

  • 词语解释

    禅那[ chán nà ]

    ⒈  佛教用语。梵语Dhy?na的音译。简称为禅,六度之一。义译为思维修,静虑(即禅定)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佛教用语。梵语音译。简称为禅,六度之一。义译为思维修,静虑(即禅定)。参见“六度”、“禪定”。

    《楞严经》卷一:“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,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。”
    子璿 集注:“禪那,云静虑。”
    唐 白居易 《三适赠道友》诗:“禪那不动处,混沌未凿时。”
    宋 王安石 《寄无为军张居士》诗:“南阳居士 月城翁,曾习禪那问色空。”
   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三》:“师独留正殿,无具无龕,彻夜禪那不休。”
    清 李必恒 《谒浮山禹庙作歌》:“山根斑驳苔蘚蚀,清泉朝汲唯禪那。”

    国语辞典

    禅那[ chán nà ]

    ⒈  静虑或思惟修。梵语dhyāna的音译。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,缘一对象或主题作思惟而达到定,这个过程称为「禅那」。禅那按修习层次共分成四种,称为「四禅」或「四静虑」。在中国,禅那通常和定没什么区别,合为「禅定」一词。

    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·卷三》:「须菩提言:『般若波罗蜜是法无所有,不可得;禅那波罗蜜、毘梨耶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尸罗波罗密、檀那波罗蜜是法无所有,不可得。』」
    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卷五下·滇游日记三》:「师独留正殿,无具无龛,澈夜禅那不休。」